红孩新作|见菩萨容易,见自己难

来源:文化艺术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10:00

文 / 红孩

说起来是30年前的事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和几个文友到河北石家庄开会。会议间隙,几个朋友约我一同去正定,说那里是文化古城,出过赵云、梁梦龙、范仲淹等名人。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全国闻名的隆兴寺。我那时刚到新闻单位工作不久,对什么都感兴趣,又对什么都一知半解。譬如,在八十年代初,正定曾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贾大山,他的短篇小说《取经》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若论文学热度,贾大山几乎和贾平凹有一拼。只可惜贾大山于1986年英年早逝。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我当时只知其名,并不知道他是正定人,还当过县文化局长,对修缮保护隆兴寺等县里的文物起过重要的作用。

到隆兴寺是在上午的十点多钟,天气有些闷热。佛家讲众生平等,但寺庙建筑有大小,布局根据地势也有不同。特别是寺庙里一旦出现了高僧大德、宗师祖庭,那这个寺庙在人们心中就会无比高大。再有,一些寺庙若有皇帝敕建敕封甚至御驾亲临过,其地位就更加威名显赫。隆兴寺自然是享有盛名的,从它的建筑布局就可感受到。它的前后顺序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大悲阁、集庆阁和弥陀殿,此外四边还有龙泉井亭、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等相关配套设施。可以想见,这座寺庙里的建筑比起其它各地,显然要丰富得多。三十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考察隆兴寺的建筑构成后曾将宋代建筑摩尼殿称赞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而鲁迅先生则把摩尼殿中的“倒座观音”“千手观音”誉为“东方美神”。2005年,央视春节晚会曾经推出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21位聋哑女孩共同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因其形式独特,整体效果美妙绝伦,一时间火遍国内外。我在电视上看到当即就不由惊呼,太不可思议了!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正定隆兴寺里的千手观音。

关于观世音菩萨(民间通称观音菩萨),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再经不断地中国化,观世音菩萨和佛祖释迦牟尼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观音菩萨,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图腾。在医学不太发达的古代,老百姓,也包括达官显贵,甚至到皇帝,一旦遇到疾病,或者妇女生不了孩子,人们本能的就到寺院去朝拜观音菩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祈求,是感于菩萨的大慈大悲,她能让众生脱离苦海。记得在1993年4月27日,我家里突然发生两个亲人不幸去世的人间惨剧。尽管他们都是死于疾病,也许是命中注定让他们爷孙结伴而行,可我还是一万个不甘。记得28日清晨,我在梦中哭醒时,忽见观世音菩萨手持拂尘于晨曦中飘落到我的床前,很慈祥地看着我,我不由含泪对菩萨说,菩萨您为什么不早来呢,为什么要让我和我父母经受这么大的痛苦?菩萨流泪看着我想说点什么,但又止住了。她只是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头,然后将拂尘在我的脸上从上到下一划,随之飘向窗外远去。那一瞬间,我感到浑身有一股暖流,我知道这是观音菩萨亲自来加持我来了。也就是从那一年,我开始使用红孩作为我的笔名。我当然知道观音菩萨身边有个善财童子也叫红孩儿,在西游记中他曾和孙悟空大战。尽管,那不过是神话故事罢了。

在摩尼殿,我在倒座观音塑像前双手合十做了佛礼后,便仔细端详观音菩萨塑像的各种建筑美术构成。这时,我才注意到在塑像前的蒲团旁边,有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妇人正在不停地作揖磕头。按正常磕三个就可以了,可是,这个老妇人磕完头后,起身往旁挪了一米,又开始作揖磕头——如此围着倒座观音和千手观音绕了好几圈。由于老妇人磕头太虔诚太用力,她的额头已经渗出血渍来。我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妇人,她满头的花白头发,面色枯黄,身着青色上衣,好像多日没洗了,两只手瘦瘦的黑黑的暴露着网状的青筋,一看就知这是在农村田间多年劳动的成果。这时,我本能地想到我的母亲,母亲的手虽然没有这个老妇人如此的苍老,可她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插秧、做饭、养鸡、喂猪、缝补衣服啊!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将右手伸进裤兜,想将仅有的一二百块钱送给老妇人。就在这时,一个朋友对老妇人提醒道:“大妈,你这么磕头没有用的,还是回家吧。”对于朋友的话,老妇人似乎没听到,她依然坚持绕着观音菩萨磕头。我把手中的钱悄悄塞进老妇人放在一边的破土布口袋里。在千手观音塑像的一侧,我悄声对那个朋友说,你刚才的话看似是善意的提醒,但对那个老妇人来说却犹如一把刀子,很扎心呢!朋友看了我一下,说,你看她那恍惚的样子,日子肯定过得艰难,与其烧香拜佛,还不如回家好好的种地!我冲朋友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并对他说:这个妇人所以这么虔诚的烧香拜佛,她的家里一定遇到天大的难事,譬如孩子、男人生了重病,不然她怎会不惜把额头磕破,也要求观音菩萨保佑呢。看来她在各方面可能都无望了,才把最后仅有的一点希望留给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假如我们告诉她烧香拜佛无用,这不等于把她最后的一点希望都给浇灭了吗?那样,是不人道的。我的话让朋友很是自责,他说,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帮帮她?我说,世间苦,一切苦,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此刻帮不了别人什么,但能给对方传递一个善念也是好的呀!朋友听了我的话,他双手合十向千手观音连连作揖,然后径自走到老妇人的旁边,将50块钱塞到老妇人的手里头后也不回地走出大殿。看着朋友的背影,我的眼睛瞬间潮湿了。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次想到那个绕观音菩萨磕头的老妇人我都内心充满悲悯。我很感谢那个夏日的上午,也很感谢那个老妇人。我总以为,在那个短暂的十几分钟,并不是我们帮助了老妇人什么,更多的是老妇人在当下让我们觉悟觉醒。我常想,那个老妇人是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专门来度我们呢?进而再深思,人们到寺庙,更多的是求佛求菩萨想得到什么保佑什么,很少有人去向佛向菩萨保证什么忏悔什么。据说,现在到寺庙的年轻人很多,他们不知是信命还是信菩萨,我窃以为,只要你在人世间对己对他人多做善事,就是最好的修行。否则,你见到佛祖和菩萨,你会得到什么保佑呢!说得透一点,见菩萨容易,见自己难。

2025年7月12日于家围

本文发表于2025年7月16日《文化艺术报》

红孩新作|见菩萨容易,见自己难(图1)

[责任编辑:关之芠]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