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0-07-27 09:40

  九曲黄河演绎爱情悲歌 融媒传播再现经典剧目

  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

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图1)

  7月25日,由山西省社会学学会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创意发起的人台实景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山西省图书馆召开。这部由忻州市委宣传部支持、忻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组织拍摄的实景音乐剧长达40分钟,在保留原民歌情怀与特质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影视手段和4K高清技术,通过实景化叙事抒情和鲜明的人物个性再塑造,用浪漫的画风,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走西口”短剧,同时进行了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深度人性化挖掘。这也是山西省图书馆打造文旅阅读推广服务品牌的一次馆媒全新合作。

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图2)

  据了解,这是忻州日报融媒体改革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是报社强化与受众互动、将布局矩阵式传播和打造跨屏传播新媒体作品的有益尝试。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杨志刚、中国戏梅花奖获得者杨仲义、太原市作协副主席蒋殊、山西传媒学院教授宋献伟等来自我省戏曲、音乐、影视、社会学、传媒界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大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暨推介会。山西省竹笛学会会长任俊文、著名歌唱家张红丽分别表演了埙吹奏《走西口》和《三天路程两天到》,博得热烈掌声。

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图3)

  走西口大约开始于明代,到清朝中后期,是晋、陕、冀人向长城之外的内蒙古大规模打工谋生及移民的宏大历史活动。尽管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较广,但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内蒙隔黄河而居的忻州人,特别是忻州的河曲、保德、偏关人,舍家别口,背井离乡,经商劳作,创业谋生,繁衍生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条本以谋生为初衷的路 ,最终成为一条农耕文化、商业文明、创业图新的文明融合之路。他们在这条路上,唱出了天下民歌第一曲——《走西口》。后经几代人集体创作,最终有了脍炙人口的二人台经典剧目《走西口》,至今仍然被不断演绎,历久弥新。

戏曲电视《走西口》研讨暨媒体推介会在太原召开(图4)

  与会人员对戏曲电视《走西口》的传承和创新给予肯定,同时也希望走西口题材文艺作品能进一步扩大和繁荣。从走西口人的恓惶无奈、自信包容、诚信为本,开放胸襟、浓郁乡愁、创业传奇等多个维度,深度发掘,广为传播,让走西口精神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