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语境下,社会生产效率飞速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非遗作为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过去承担日用品生产的手工技艺大部分被机器替代,一定程度上伦为大工业生产个性化缺失的补充。那么,非遗该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高新技术和谐共生呢?
纺织类非遗的时尚化探索可资借鉴。作为我国传统服饰最常使用的手工技艺,近年来,包括织、染、印、绣在内的纺织类非遗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融入时尚品牌、丰富传播路径、拓宽行业边界等方式,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被不少年轻人“拔草”,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正走在以富含东方韵味的时尚服饰传承古老智慧、讲述地域故事的道路上。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相关部门、院校、企业、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力量的通力合作和积极参与下,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深入、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机制有效运行、活化实践日趋丰富。纺织类非遗作为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技艺,正在不断通过“非遗+教育”“非遗+艺术”等跨界融合的方式广泛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秀”现场。 卢 旭 摄
作为原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北京服装学院一直注重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投身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特别是中华传统服装服饰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介绍,2017年6月,北京服装学院与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锦绣中华”品牌活动,推进纺织类非遗的现代化转化与表达,走上时尚舞台。2018年6月,北京服装学院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共同建立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纺织技艺资源搭建学术平台,不断探索纺织类非遗与现代时尚生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工艺美术与非遗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任建新说,多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积极参与各类非遗活动,从专业性角度出发,成立织锦专业委员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等,推进纺织类非遗创新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有很多国家级、省市级大师,他们实际上就是手艺人,因此我们应该让艺术和非遗产生联系,共同从非遗的角度把优秀文化基因提炼出来,以工艺美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呈现。”他说,纺织类非遗的创新发展需要注入艺术力量。
多维度创新:潮流的变与基因的不变
非遗要在当代得到延续并走向未来,势必要走创新之路。“衣、食、住、行”中“衣”为首,近年来,纺织类非遗以融入品牌、打造IP、引入科技、走向时尚等方式,多维度创新发展模式。
▲ 李薇作品《新中装》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看来,非遗项目中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包括民族地区,都拥有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把它们找出来,通过研究提炼出传统文化DNA,并加以创新利用。”李薇说,利用麻或者黎族的织锦做一件服装,是从历史的维度原汁原味地延续了一种材料或者一项技艺,但要让非遗技艺走向未来,还需要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创新。早前,李薇的系列作品《新中装》被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并于2019年11月开始作为常设展品在博物馆展出。《新中装》赋予绡缎不同厚度和质感,搭配中国画般的蓝白淡彩,精心剪裁成颇具现代感的造型,体现了她在服饰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以现代语言诠释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魅力。
时尚的、创新的最终都会走向品牌。在D·RITA京绣代表设计师于丹眼里,文化基因是品牌的“魂”。她说:“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创新是没有灵魂的,时尚创新品牌很难打开市场,也很难占领市场。”
打开市场还存在规模化生产问题,但是非遗产品如何量化?“我们利用进口数码机做的宋锦遭到了质疑:‘这怎么叫宋锦呢?宋锦是手工做的。’于是,我们找专家把脉,从工艺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工艺没变,变的是手段。”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装备在不断地改进,但工艺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推动产品量化,走向市场。“我认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是不矛盾的,产业化发展要吻合当下时尚潮流,静态的保护传承未必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走向市场的活态传承一定能推动非遗走向未来。”他说。
全媒介传播:展示纺织类非遗时尚魅力
受非遗传播主体——代表性传承人群年龄等因素影响,非遗传播工作一度进入瓶颈期。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发力下,非遗尤其是纺织类非遗利用各种媒介,极大拓展了传播工作的边界。
倪赛力介绍,2014年,北京服装学院为APEC会议领导人设计服装,将宋锦等非遗元素融入领导人服饰;2019年,在国庆7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活动中,10万余名群众身着具有中国风格的服饰走过天安门广场,通过大型会议和活动让世界看到了独具中国韵味的服饰魅力。
▲ 真人秀节目《时尚大师》
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真人秀节目《时尚大师》第二季在豆瓣获得了8.8分,是一档由时尚设计师、演艺人员以及潮流文化人一起解读时尚话题、创作时尚作品的节目。“节目以年轻人喜爱的综艺形式传播有底蕴、有深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中坚持把纺织类非遗融入国内外设计师的创作和创新中。”《时尚大师》制片人邹琳介绍,《时尚大师》第二季在各大媒体平台产生了60多个热搜,获得了23亿次曝光量。这个数据传递出的信息是,以综艺节目为载体传播非遗的方式是值得探索和运用的手段。
这几年,互联网传播着大量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大众也从中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但是信息爆炸时代,热点话题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芒果TV整合营销定制内容副总监周敏彦说:“对非遗的传播来说,仅仅是线上热点话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通过了解年轻人的语态、洞见年轻人的心理,结合他们的需求和审美,打造非遗IP,让其以更具生命力和延续力的方式走向大众。”
对融入中国传统技艺的影视服装进行二次利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传播途径。“截至目前,我们利用影视服装在世界各地举办了20多个展览,希望以展览的形式延续电视剧品牌,吸引年轻人关注非遗。”某影视公司创始人表示,未来,还将在现代戏中充分利用非遗元素,以场景化剧情还原非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专家研判
以整体性观念看待民族服饰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魁立
说到遗产,我们总认为是过去的事,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联系?
非遗不是一个牌位,不能供起来,要延续、发展才有价值和意义。
服饰非常重要。我们穿衣服除了最紧要的御寒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衣服不光展示了个人情感和审美标准,同时也体现了态度和礼仪,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表达。比如,当我们穿正装去开会的时候,那一定是一个严肃的会议;当我们去参加婚礼的时候,最好不要穿黑色;当我们去参加葬礼时,穿着红色的衣服可能会被打出来。
因此,寻求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什么来定位中华民族代表性服饰的风格呢?
人们接触外界全都是通过物质,很少透过物质去看其中包含的非物质本质。人们在穿衣服时,几乎不会想衣服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材料和技艺。作为物质对象的万里长城,大家都说是秦始皇造的,但是秦始皇搬过一块砖吗?人们忽略了这其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性内涵。
近20年来,人们认识到了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关系,开始重视非物质的保护。可这个过程中,过度强调非物质性内涵使我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把物质抛开了。
所以,我们应该以一个整体性的观念来看待中华民族代表性服饰的风格定位。比如,看时装秀时,我们既要看到服装,也要看到服装背后的故事,包括设计、制作、工序、工料等。我想,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蕴含着诸多非遗技艺的中华民族服饰不仅是服饰,更是展示中华民族智慧和魅力的载体。
为纺织类非遗发展寻找新动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孙淮滨
近年来,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好像在体量上、效益上和整个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了距离。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发展一定要寻找新的动能,包括科技成果的转换、时尚设计的投入、网络传播的引流等。
事实上,随着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产品的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也恰恰为纺织类非遗的发展提供了铺垫。
纺织类非遗因具有生活化、产品化的特征,市场化只需要将供、求双方的渠道打通。近年来,非遗线上推广、线下展示渠道都在往前推进,但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比如每年举办的线下非遗博览会,非遗只作为一个大展览中的一个小展区,导致展览规模不大、细分不明确、专业性不强,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力。再比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非遗时装秀,很多设计师特别注重在作品中注入民族文化、情怀和修养,往往使作品的艺术性大于商业性。当然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好的方式,但同时,我认为时装秀应该评估商业效果的转换,只有更多人愿意消费,才能真正融入生活。
据统计,2020年,服装和家纺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8000亿元,可见其潜力巨大。电商平台有其特殊规律,它需要流量。流量能带来订单、带来好评、带来业绩。因此,非遗产品要符合当下审美,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通过“网红”带来流量,从而进入市场、进入生活。
总而言之,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发展要注重寻找新动能,提升发展体量、效益,拓展应用范围。
2021年4月13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纺织类非遗的时尚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