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口岸,中越友谊大桥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幅繁忙景象正是两国边贸旅游往来日益频繁的生动缩影。作为我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市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叠加通关便利化改革、文旅产品创新与中越合作深化,正成为中越跨境旅游的核心中转枢纽,释放出强劲的开放活力。
东兴口岸。
清晨的东兴口岸联检大厅内,多个越南旅行团正在有序排队等候通关。越南导游李生介绍,他今年已带队多批游客赴广西南宁、北海等地,“现在的通关手续越来越便捷,49人的团完成中越两国通关仅需2小时,在东兴口岸甚至只要40分钟”。这一高效体验的背后,是当地部门对跨境服务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东兴边检站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分流疏导、智检赋能、服务互联”作为核心驱动,不断推动智慧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改革。尤其在暑假旅游旺季期间,边检站主动对接驻地文旅部门及旅行社,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预判瞬时客流峰值,动态增开查验通道并实施入境旅游团预报预检,使旅行团平均通关时间由15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便捷的通关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感,也推动了口岸客流量攀升:今年以来,东兴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量已高达2.43万人次。
交通网络的完善则进一步拓展了旅游半径。2024年12月,防城港至东兴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东兴纳入全国高铁交通网络。今年7月1日,东兴首次实现与贵州、四川、陕西、广东等地的高铁直通,更加方便了中外游客至东兴过境游玩。“上午从东兴过关,搭动车游南宁,下午或晚上就能返回越南。”越南青年宁文青表示,“中国一日游,时间很充裕”。
东兴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成为两国文旅融合发展与沟通合作的坚实基础。借助通关便利化红利与“China travel”热潮,东兴市从“品牌、线路、体验 三方面发力,推动跨境旅游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打造广西面向东盟的跨境旅游廊道。
游客在东兴国门景区游览观光。
8月29日七夕佳节,16对新人身着民族服装,在东兴中越界河景区竹山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举办多民族集体婚礼,婚礼与边境游完美融合。同一天,竹山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也正式启用。“通过‘户外颁证+景区体验’模式,让新人在登记时刻沉浸式感受边境风光与家国文化。”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市场部经理何欣燃说。
位于北仑河畔的东兴国门景区更显热闹。该景区整合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口岸步行街、陈济棠纪念馆三大板块,不仅以厚重人文与异域风格吸引游客,还筹备对歌、京族婚俗展示、长桌宴等活动,帮助越南游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东兴市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今年以来,东兴则陆续策划推出了中越建交纪念展、京族文化越南巡展、中越建交 75 周年主题游、“界碑打卡 + 非遗体验” 等系列“边境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同时增设国门集市、中越界河观景台、创意文化墙等网红打卡点,鼓励景区、星级酒店、民宿推出联合促销、惠民补贴、门票减免等举措,构建全域旅游多元格局。
东兴还积极与越南在旅游客源互送、联合执法、证件办理等领域深入沟通,形成多项合作共识:不仅焕新运营中越界河游项目,还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与节庆活动,让双方文旅合作亮点频出。(文/郭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