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思:在百年榕树下,为思想寻一片荫凉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宾阳  发布时间:2025-10-30 11:08

广西上思:在百年榕树下,为思想寻一片荫凉(图1)

本报记者 宾  阳  文/图

日前,以“礼赞祖国,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大榕树朗读会在上思县图书馆举办。“我们要强大,要进步,要属于自己的光芒。哪怕再一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夜幕降临,地处广西十万大山北麓的上思县图书馆,阵阵朗读声响亮激昂。

在广西,大榕树朗读会可谓声名远播,是一个全民共享的文化品牌。这个中小学生、机关企事业职工和市民群众均可参与的朗读会,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29期,累计参与者达3万多人次。

“参与朗诵会可以增强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锻炼胆量,还可以熏陶灵魂。”多次参与朗读会的五年级学生小李说。当地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在百年榕树下,为思想寻一片荫凉。当文字被声音唤醒,当故事在风中流淌,这里没有舞台,只有分享;没有听众,只有心灵的共鸣。”

“从最初四处动员参与,到如今各单位主动申请合办,大榕树朗读会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成为上思县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抓手,让更多人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上思县图书馆馆长岳志武说,如今,朗读会已从图书馆延伸至乡镇、学校和社区,让书香洒满城乡的每个角落。

上思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有壮、瑶、苗、侗和彝族等,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上思县民族中学常年开设的非遗课程舞鹿、舞狮、“虽蕾”山歌等,深受同学们喜爱。“从小就看大人们逢年过节对山歌,即兴创作,很是佩服。如今在学校跟老师学习,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知道这些文化遗产的艺术底蕴和悠久历史,我感到很自豪。”对于能成为“虽蕾”山歌培训班的一员,该校初一学生张浩铖觉得很幸运。

“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是年轻人的参与,这决定着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方向。正因如此,非遗进校园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式。”岳建肖是“虽蕾”壮族山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文化志愿者受聘上思县民族中学非遗教师超10年。他看着一批批青少年学生参与山歌学习,一种“后继有人”的喜悦油然而生,上公益课时也特别带劲。

“除了非遗特色课程,我们还开展抛绣球、板鞋竞走、踩高跷、跳竹竿舞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教学和竞技活动,为各族师生的交往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上思县民族中学校长韦斯宇说。

据了解,这所民族中学超90%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特色教育有机结合,将民族文化根植青少年心中。近年来,该校先后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称号。

与县图书馆“大榕树朗读会”、县民族中学非遗传承实践的“小众”不同,上思县文化馆组织的群文品牌“明江之夜”则是“大众”项目,是当地文化共建共享的真实写照。创办了13个年头,“明江之夜”用500多场精彩演出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上思县文化馆文化志愿者黄光魁介绍,依托“明江之夜”,文化馆牵头联合全县的文化培训机构建立“氧都一家”公益联盟,通过整合师资、场地等资源,有效推动了全县艺术资源均衡发展,进一步助推全民艺术的普及,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地方发展活力。

上思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注重文化对城市的塑造,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持续发力,让文化走进生活,浸润人心。一系列优质文化活动,既擦亮了地方文化品牌,又凝聚起全民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上思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兼具地方特色与时代活力的发展之路。

广西上思:在百年榕树下,为思想寻一片荫凉(图2)

大榕树朗读会现场

[责任编辑:文正]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gzcmzk@163.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